產品名稱 |
浣熊細尾獴養(yǎng)殖 |
面向地區(qū) |
浣熊從小開始養(yǎng),就比較容易親近與訓練。養(yǎng)狗養(yǎng)貓的籠子都可以用來養(yǎng)浣熊,空間大小要適中。未斷奶的浣熊孩子可以給它羊奶和的哺乳動物奶粉,有的浣熊寶寶也可以接受幼貓的糧食,給幼貓的糧食,用溫羊奶浸泡柔軟,搗碎后喂食。
哺乳期浣熊要注意它的糞便,正常的糞便應該是微軟的條狀糞便,如果出現稀糞便惡臭,可能是腸道有炎癥,可以用嬰幼兒腸道藥物治療。 浣熊長牙時,可以更換餅干、面包、香蕉蘋果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成體浣熊可以喂貓糧、狗糧、水果、雞、魚等。
養(yǎng)浣熊的注意事項 1、與浣熊交流時,要注意不要被它咬傷或者抓傷。發(fā)情期的浣熊很比較暴躁。平時與它不親近的人盡量不要接觸浣熊。教育它的時候不要打它。 2、浣熊的馴養(yǎng)還沒有特別完善。如果家里有孩子的話,不要讓孩子與浣熊單呆在一起。
細尾獴展區(qū)東西長7.5 m,南北長12 m,并隔成面積大致相當的南北兩區(qū),外周以1.2 m高的夾膠玻璃作為圍墻。地面底層以混凝土層硬化,并設有直徑3 cm的排水孔,上覆蓋石子,石子覆蓋泥土,厚不超過50 cm,并在土層埋有內徑約為20 cm、長約1.2 m 的PVC管,避免細尾獴打洞土層坍塌造成傷亡。在展區(qū)中間位置設有長1.3 m、寬0.5 m、高1 m的小房子,供細尾獴休息玩耍,并在小屋中隔開一間放取暖器,以備冬季取暖。養(yǎng)殖區(qū)域進行仿生態(tài)布置,中間放置土堆,局部堆砌石塊和木樁,中間高四周低,以利于排水。展區(qū)中間還設有2 m%uD72 m的防雨棚,在下雨時可阻擋雨水,避免因雨水沖刷造成土層內洞穴灌水坍塌。
堅持每天進行衛(wèi)生清掃,并定期進行消毒,春秋兩季進行驅蟲。根據氣溫和繁殖情況,需為細尾獴提供內墊干草,以供保暖避寒和生產所需。每次投喂采取給固定信號的方法,使其形成條件反射,以逐漸適應投喂時間和投喂方式。由于細尾獴警惕性高,所以進入展區(qū)之前,操作人員需發(fā)出聲響給予信號,待其有反應后再進入,以減少應激反應,也能避免細尾獴因受到驚嚇而對操作人員造成傷害 。
由于本園細尾獴展館未設內展室,無法移入室內人工環(huán)境進行飼養(yǎng)觀察,因而對其發(fā)情交配、懷孕、產仔及幼仔生長的狀況無法做到直觀、精細、系統、全面的觀測,但是通過加強日?;顒拥挠^察記錄和分析可以間接得到部分數據,細尾獴的懷孕狀況、懷孕后期的流產及分娩的確定便是通過這樣的方法來進行判斷的。通過觀察發(fā)情季節(jié)的交配情況并結合理論妊娠期,可初步判斷可能懷孕的雌獴及其預產期;再參考懷孕雌獴的腹部鼓脹程度,可判斷懷孕進程,并進一步判斷預產期;后根據懷孕雌獴腹部鼓脹狀況消失的時間來確定懷孕后期的流產或分娩情況。
胎細尾獴出生時已進入 11 月,恰逢深秋初冬,受寒流影響,氣溫變化較為劇烈,天氣狀況復雜,尤其是在11月中旬持續(xù)雨雪天氣,溫度低至 -10℃,寒冷高濕,因而幼仔出洞活動時間相對偏晚(27 日齡), 且僅存活 1 只。第二胎細尾獴出生時為 3 月底,在洞內生活時間為 4 月初,氣溫回升,天氣晴好,因而幼仔出洞活動時間相對較早(15 日齡), 且數量達到 4 只。通過 2 胎的比較,說明適宜的溫濕度和良好的天氣狀況對于提升細尾獴幼仔的成活率和早出洞活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因飼料直接放置在露天環(huán)境,常有麻雀等鳥類來偷食,可用細鐵絲網罩覆蓋食盤并在網罩邊緣下地面開一小洞,細尾獴可自由進出,小鳥則難以進入,偶爾有個別麻雀進入網罩,但很快遭到細尾獴捕食,此方法能夠有效解決鳥類偷食飼料的問題。
如何養(yǎng)狐獴仔、幼狐獴的飼養(yǎng) 剛生下來的仔狐獴,閉眼,全身被有豐滿的 絨毛,針毛細柔。10 分鐘內就能自行喝奶,1 周后相繼睜眼,四肢力 量明顯增強。在人工飼養(yǎng)條件下,可將仔狐獴與母狐獴隔離,移置另 外籠子中人工喂養(yǎng)。 飼喂麥乳精時對水,用塑料奶瓶讓仔狐獴吸吮。 仔狐獴一般開食較早,30~45 日齡時,平均體重 500 克左右,此時 母乳分泌明顯減少,應及時給仔狐獴補飼質量高、營養(yǎng)豐富又易于消 化的飼料,一般喂甜玉米粥。
———— 認證資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