銠存在于鉑礦中,在精煉過程中可以集取而制得。
我國鉑金屬資源比較,鉑金屬礦床分布在10個省、自治區(qū),甘肅、云南、四川和黑龍江的儲量較多,這四省的儲量占全國儲量的94.6%。其他省區(qū)如河北、青海、新疆、北京、內(nèi)蒙古也有一些小礦點,但儲量甚少。從1996年我國鉑礦、鈀礦與鉑鈀(未分)礦保有儲量看,我國的鉑礦和鈀礦主要分布在甘肅,分別占全國鉑礦與鈀礦的90.7%與91.3%,其次是河北,分別為5.8%和2.3%。其他省區(qū)只占極少份額。鉑鈀(未分)礦主要在云南,占全國的66.8%;其次是四川,占全國的25.5%。
我國鉑族金屬礦床類型有巖漿熔離型、熱液再造型和砂鉑礦,還有一些含在黑色巖系、熱液或夕卡巖型多金屬礦床及斑巖銅鉬礦中。按全國礦產(chǎn)儲量(1985)確定的鉑族金屬參考工業(yè)指標,原生礦的邊界品位為0.3~0.5g/t,工業(yè)品位為0.5 g/t。可將我國鉑族金屬礦床分為單一礦、共生礦和伴生礦三類,根據(jù)1996年的統(tǒng)計資料,93.4%的鉑族金屬(探明儲量)與銅鎳硫化物、多金屬共生或伴生。
銠屬鉑系元素。鉑系元素幾乎完全成單質(zhì)狀態(tài)存在,高度分散在各種礦石中,例如原鉑礦、硫化鎳銅礦、磁鐵礦等。鉑系元素幾乎無例外地共同存在,形成天然合金。在含鉑系元素礦石中,通常以鉑為主要成分,而其余鉑系元素則因含量較小,經(jīng)過化學分析才能被發(fā)現(xiàn)。
1803到1804年,在武拉斯頓發(fā)現(xiàn)鈀不久,他將天然鉑礦溶解在王水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中和過剩的酸,再加入氯化銨(NH4Cl),使鉑沉淀為鉑氯化銨((NH4)2[PtCl4]),再加入氰化汞,使鈀沉淀為氰化鈀,濾去沉淀后,往濾液中加入鹽酸,除去過量的氰化汞,并把溶液蒸發(fā)至干,出現(xiàn)一種暗紅色沉淀,分析證明是由一種新金屬和鈉的氯化物形成的鹽Na3RhCl6·18H2O。因這種新金屬的具有玫瑰的艷紅色,就以希臘文中玫瑰rhodon命名它為rhodium(銠),元素符號定為Rh。
灰色粉末狀金屬,純凈、無肉眼可見夾雜物及氧化色。耐蝕性較高, 甚至不溶于沸騰的王水。但是氫溴酸微腐蝕銠,潮濕的碘和次氯酸鈉也能腐蝕銠。
隨著貴金屬市場價格的普遍上漲,貴金屬回收再利用也成為企業(yè)關(guān)注的焦點。對生產(chǎn)過程中產(chǎn)生的各類銀漿廢料,如銀擦布、銀漿、銀漿、銀漿、銀漿、銀漿、銀漿、銀漿、鍍銀的元件等一系列含銀廢料我們都可以回收處理。對企業(yè)而言,銀漿回收含銀廢渣處理后再利用此塊,也能進一步降低企業(yè)成本。
撫州銠粉回收平臺
更新時間:202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