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在經歷一場汽車革命,電動化是上半場,智能化是下半場。
電動化的終極目標,就是讓汽車實現0排放,但伴隨著這個過程的利益點,遠不止排放那么簡單。對于依舊是主力的燃油車而言,電動化進程的必經階段就是混動化,在電機的配合下,混動形式帶給了用戶低成本、無焦慮、更舒適的用車體驗,相比純電車的補能焦慮而言,混動才是當下老百姓們實實在在的選擇。
那么要是把混動車的電池換成大號的,把純電續航里程提升到接近電動車的水準,會怎樣呢?長安UNI-K智電iDD就是這么做的,大容量的高聚能電池能夠讓它實現135km的NEDC純電續航,這可比宏光MINIEV入門版的120km續航更多,而且全系配備快充接口,如果你樂意,平時上下班的時候基本上可以當做一輛純電代步車來使用,另外它還支持對外放電,并配備了3.3kW對外放電槍和插排,可以連接其他用電器,比如電烤架、音箱、照明燈等,等同于“移動電站”,是露營愛好者的福音。另外,電池組還搭載了衡溫智慧安全系統,它不僅能夠監控電池狀態,避免熱失控,還能能讓電池時刻保持在最佳溫度工作,而且在零下35°-55°的極端環境中也能正常使用,即便是在東北這種極寒地區的消費者,也不怕低溫而打不著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還有兩個關鍵信息可以窺探出UNI-K智電iDD的巧妙之處。眾所周知,UNI-K車系本來就很大,在電機電池加持之后,智電iDD版本不僅乘坐空間、后備廂空間與普通版相差無幾,而且53L油箱也是混動車中的加大碼,這也讓UNI-K智電iDD能夠跑出超過1000km以上的綜合續航,無論是日常用車還是長途旅行,都不必擔心高油耗和續航焦慮。
大家都知道,混動車的低油耗優勢在于走走停停的工況,而在高速上,混動車的油耗比起純燃油車來說差距就不大了。而智電iDD在高速工況下要比許多其他混動類型的同級車省油,它是靠什么技術手段做到的呢?答案就是智電iDD混動系統。
畢竟物理學有個基本常識,能量轉化次數越多,效率也會隨之下降。UNI-K 智電iDD的競品對電機依賴程度高,動力傳輸的路徑是由“發動機—發電機—電動機—車輪”,這比起“發動機—變速箱—車輪”的傳輸路徑更加復雜,這也是為何在高速這類穩態工況下,混動車比起燃油車而言燃效優勢不高的原因。所以,讓處于高燃效轉速區間的發動機直驅車輪,成為混動車的技術潮流。為此許多廠家都給他們的雙電機混動裝上了DHT,也就是混動專用的變速箱,以提升雙電機混動在高速工況下的經濟性和動力性。而長安向來注重動力性,智電iDD亦是如此,沒有因為經濟性而損失性能。
這套混動系統的核心是藍鯨NE 1.5T混動專用發動機和6擋三離合電驅變速器。其中三離合變速箱可以看做是雙離合變速箱的升級版,多出來的一個離合器用來結合電機與發動機端,而電機本身就可以實現自主調速,因此UNI-K 智電iDD的三離合變速箱的平順性表現相當出色。另外,多擋變速器的效率要比兩擋、甚至三擋的DHT省油,極速也更高。
UNI-K智電iDD的藍鯨1.5T NE混動發動機最大馬力為170Ps,峰值扭矩為255N·m,這款發動機使用了敏捷燃燒系統,同時通過智能熱管理系統、超低摩擦能量損失技術和高效整機電氣化集成技術,進一步提升了燃效,動力參數也很漂亮。電動機最大馬力150Ps,峰值扭矩330N·m,擁有IGBT雙面冷卻、S-winding繞組等技術,保證了高功率輸出的散熱效率和持續性能。為了讓這套混動系統保持在最佳的工作狀態,iDD智慧控制系統能協同發動機、變速箱、電機,讓其始終在高效區運轉。它甚至能和導航聯動,預知擁堵路況,實時調整電量策略,提供更長的純電行駛時間。
因此,智電iDD有以下幾種工作模式,以適應不同的行駛工況,讓發動機和電機在各自擅長的工況下大顯身手。比如在市區走走停停這類低速工況,電機參與遠比內燃機高效,因此純電模式可以保證車輛的高效和舒適性。當需要急加速超車時,發動機高功率輸出,同時電機可以增加額外功率,整套系統并聯驅動,實現更強更迅猛的動力表現。此外,在高速巡航這種穩態工況下,發動機直接通過離合器直驅車輪,讓高速油耗更低,NVH表現更好。最后,由于電機布局在發動機和變速箱之間,因此發動機在驅動時可以帶動電機為電池補能,同理在怠速的時候也是如此,這就是車輛的充電模式。
從實際體驗來說,只要電量不是過低,UNI-K智電iDD的行駛質感和一輛電動車沒太大區別,動力輸出細膩且輕快,而且NVH水平很高,高級感讓人印象深刻。同時,車輛的再加速性能也要比同級其他混動車更出色,而且動力輸出有明顯的實在感,你能感覺到動力是從發動機端實實在在地送往車輪,而不是其他混動車那種經過多次能量轉換而被過濾掉的感覺,這種實在的駕駛感和中后段的強勁動力能討得不少駕駛愛好者的開心,尤其是在跑高速的時候。
因此在20萬內的插混SUV中,長安UNI-K智電iDD這樣兼具動力性、經濟性、駕駛質感的車型實屬罕見,我愿奉為YYDS。好了,上半場的電動化說完,那么下半場的智能化呢?UNI-K智電iDD的表現又怎樣?
長安給出的答案也直接,簡單歸納為四個字“以人為本”。畢竟智能化的終究目的,還是服務于人,如何讓人體驗到智能化帶來的便利,甚至是舒適感和愉悅感,才是汽車廠家們需要研究的課題。
進到車內,就能體會到UNI-K智電iDD與眾不同的科技感,這種感官體驗一方面源于設計,另一方面來自科技。在設計層面,長安的設計師們沒有追隨新勢力的潮流,直接把各項功能和信心顯示用一塊大屏幕搞定,之后再圍繞這個大屏幕構建出相應的內飾裝潢,做出另外一個“撞臉”的內飾方案。相反,它們把一塊大屏“打散”,做出了了四屏交互布局的新概念,不同的屏幕各司其職,功能顯示和操作分區更有條理,讀取信息清晰明了,這可比在大屏內“尋寶“簡單多了。
而且長安UNI車系的內飾有個明顯的特征,那就是智慧座艙儀表HMI儀表,它的布局高度堪比HUD,在UNI-K智電iDD車上,儀表盤與駕駛員視線的夾角僅為13°,這使得駕駛員的目光始終不離開路面,安全性更高。另外,長安別出心裁地把導航信息完全展示在儀表盤上,這就是AR增強實景儀表導航,這實現了更直觀的全景導航,免去了因為駕駛員低頭看導航而可能產生的安全風險。為了滿足不同用戶的交互習慣,除了傳統的觸控之外,UNI-K 智電iDD還配備了手勢控制,語音控制也整合了TTS語音識別合成技術,用戶還可以嘗試上傳聲音樣本,只需上傳十句話,就可以得到一份專屬自己的語音庫,因此駕駛員在使用語音交互的時候,感覺更擬真。
因此,UNI-K智電iDD的座艙從初始的設計,就考慮到和人機交互系統、智能配置之間做到無縫的融合,不僅實現了上手難度低,更符合大多數人的操作習慣,而且安全系數更高。作為一輛家用SUV,我們可能經常會碰到這樣的場景,家里可能有兩個人、甚至三個人共用一輛車,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坐姿、設置的偏好,如果每次著車再調整一遍的話會很麻煩。但是UNI-K iDD可以在后臺預先錄入每個人的人臉ID,通過人臉識別就可以自動調節好專屬的各項設置;另外,除了語音識別,它還配有手勢識別和AI語音,可以輕松控制很多功能。比如畫圈圈,就能降低媒體音量。
為了給家庭用戶提供更多的便利性,新車還設置了兒童模式,當識別到車內有兒童時,會有語音向小朋友問好,能夠智能推送相對應的兒歌和故事,還可以通過中控屏幕左上角查看后排實時視頻,便于駕駛員后排兒童的情況,有效提升行車安全性,讓孩子的一切動態盡在掌控。
除了體驗極好的人機交互之外,UNI-K智電iDD還有著完善智能駕駛輔助功能,包括IACC集成式自適應巡航系統、BSM并線輔助系統、LCA換道輔助系統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單車道自動輔助駕駛,它能夠在保持車輛安全的前提下,自動跟隨前車行駛,即便是在等紅燈的情況下,它也能自主實現停止、起步、加速。另外在泊車、低速行駛的時候,540°全景影像包括了透明底盤的功能,能全方位呈現車輛周圍環境甚至是路面的細節,安全性更強。因此,這套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可以說是一套全場景適用、且好用、安全的神器。
寫在最后
看得出來,長安在這場汽車革命中,無論是上半場的電動化還是下半場的智能化,都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UNI-K智電iDD更是呈現出了長板突出,幾乎沒有短板的成熟形態,它的科技、智能和質感都足夠出色,是一款接近完美的20萬級大五座電混SUV。